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皮家洼街社区:“同心巷”里话同心
来源: 襄阳日报      时间:2023-02-24 07:46:00


【资料图】

本报讯(特约记者阮班明 通讯员张永政 全媒体记者童光辉)近日,记者走进谷城县城关镇皮家洼街社区四组,巷子口“同心巷”三个大字格外醒目,三横一纵水泥路构建起“丰”字形格局。湾组公示栏里张贴着丁时刚等7名“共同缔造硬化路”卫生区包保志愿者名单。

皮家洼街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皮保玲介绍,多年来路面破损严重、坑洼不平,没有排污管网,家家户户在楼下建化粪池,产生的生活污水靠自然渗透排放。由于地势低洼,时间一长,巷子变得臭气熏天、泥泞不堪,居民们怨声载道。

去年10月,在小板凳议事点,党小组长张玉香连续三晚召集居民沟通商议。大家一致决定,修建1条排污管网、硬化3条道路。但是,资金从哪里来?

“修路、修管网受益的是我们,我愿意出资一部分!”党员丁时刚率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下水道隔三差五就堵,请人疏通一次需要花费50元,我们更愿意出钱修管网。”大家纷纷说道。

一周时间,20.2万元资金筹集完毕,其中居民自愿出资8.7万元。

社区实行“十个一”工作法,丁时凤和谷国富被推选为民主监督员,负责张榜公示收款明细。

建设中,2名民主监督员针对工程进度、建设质量全过程监督把关,不到一个月,一条长285米、管径40厘米的污水管道建成,接入市政主管网。

因第三条道路只有一边有住户,需要扩建成5米宽,居民蔡大爷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一块菜园。大家主动配合施工,帮忙平整路基,浇水养护。去年年底,三条道路全部硬化完毕。

“以前外面黑,就怕磕着绊着,现在有了路灯,晚上也能出门跳广场舞了。化粪池升级成了小菜园,春节亲戚朋友们来串门都很羡慕。”居民梁素琴笑着说,上次召开的小板凳会上,60多户居民凑在一起一合计,给这个无名小巷起了个合意的名字——同心巷。

标签: 皮家洼街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