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之明明德德即是得道。
2、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是目的实现道路、规律、根本、依凭,德就是走到目的地,是目的的实现。
3、道德经中也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资料图片)
4、德永远遵循、依存着道,没有道,也就无所谓德。
5、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道,三百六十行,也行行有德;道有体量的不同,德也有大小的差异。
6、德是目的的实现,所以德中一定有得。
7、用自己的贡献来换取自己的所需,是人的正道,所以德中一定有贡献。
8、人可以通过邪道来获取所需,所以得中未必有德。
9、日月为明,日月的光辉交替在照耀大地,照亮了万物,使大家都能看得见真相、道路、险易、得失。
10、正道利己利人(物、整体),邪道损人(物、整体)利己。
11、人与万物都是因为需要而作为,所以利人(物、整体)会有助力,而损人(物、整体)则有险阻。
12、明可以让他人(物、整体)感触到一个作为的利与害,从而有相应应对,阴谋诡计之所以可以实现目的,是因为没有明,它在作为的过程中没有激起本应有的反对。
13、所以明具有维护正义、维持正常秩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明是正义和正常秩序的前提条件。
14、我们常常将使国家繁荣昌盛的君王称作明君。
15、当一个君王做出了良好的举措时,我们常常用用圣明来称赞他。
16、当一些大人物做出善举时,我们常常用英明来称赞他。
17、当一个人展现了能力、潜力时,我们用聪明来称赞他,当一个人做出了良好的选择时,我们常常用明智来称赞他。
18、一个人生病了,产生了一个吃药的目的,首先他必须能够明白去吃什么药、吃多少药、怎样去吃药,他也必须要能感触到药的存在及其获取途径,否则他吃药治病的目的就不能达成。
19、所以,明对我们很重要,甚至是美好人生的前提条件。
20、获得及其过程相关的人、物、团体能够感触到,做出的贡献相关的人、物、团体能够感触到,这就是明德。
21、明德是正义和正常秩序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撑,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长久存在和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
22、明明德就是使明德明起来,它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长久存在和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的重要责任。
2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面“明明德”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张依琳)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16日举行的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全国事故总量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集中空调系统被比喻为建筑的“呼吸系统”,保障着建筑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隐
5月16日,运行了40余天后,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漕宝路两家区级方舱医院正式休舱。继5月10日龙耀路方舱医院休舱后,这两个方舱的休舱,
中新社泉州5月16日电 (记者 孙虹)截至2022年5月16日,福建向金门持续、稳定、优质供水1381天,累计突破2000万吨,日均供水1 45万吨。
(抗击新冠肺炎)山西全域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中新网太原5月16日电 (记者 李新锁)16日上午,山西太原正式实行核酸查验的第一天。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