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中国在太空的征途上从未止步。4月24日,由科普中国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同举办的“科学视界·基立未来”科普专家系列沙龙特别节目“筑梦廿载向苍穹——致敬中国航天员首飞太空20周年”播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控制所研究员、博导陈鼎,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褚嘉运博士分别进行主题演讲,向公众科普基础科学研究,展示中国力量崛起。
朱光辰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航天器总体构型设计和布局设计的重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力学、材料科学和电子电器的科学知识,并鼓励有志于科研技术工作的年轻人投身航天领域。在他看来,航天事业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具有强大的组织力和执行力,一旦确定目标之后,就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航天事业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让参与者有机会见证一次又一次的历史性时刻。航天事业大有可为!”
陈鼎重点讲解了空间科学探测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自2012年起,中国率先提出了“系外类地行星探测计划(STEP)”,利用超高精度的空间天体测量和测角技术,对太阳系附近一些非常亮的恒星周围的行星系统进行探测。陈鼎在演讲中表示,因为精度要求高、工程难度大,项目团队十年来潜心研究,持续深入优化方案,攻克关键技术,不断抠细节、啃难题,几乎没有一天停息。从原理到设计,再从样机到地面实验,项目终于在2023年进入实际的在轨探测阶段。
从事航天器可靠性设计工作的褚嘉运,在演讲中解答了如何通过科学手段保障航天器成功飞行的问题。褚嘉运说:“载人航天与可靠性工程是密不可分、互相成就的。没有可靠性工程的基础,根本无法迈进载人航天的门槛;没有载人航天任务的规格要求和检验,就不会有航天可靠性工程技术的蓬勃发展。”
节目中,三位科学家还通过视频与中学生和天文爱好者们互动,回应了他们关心的航天问题。
上一篇:焦点快播:辛国斌:尽快明确2023年后车购税减免政策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张依琳)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16日举行的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全国事故总量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集中空调系统被比喻为建筑的“呼吸系统”,保障着建筑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隐
5月16日,运行了40余天后,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漕宝路两家区级方舱医院正式休舱。继5月10日龙耀路方舱医院休舱后,这两个方舱的休舱,
中新社泉州5月16日电 (记者 孙虹)截至2022年5月16日,福建向金门持续、稳定、优质供水1381天,累计突破2000万吨,日均供水1 45万吨。
(抗击新冠肺炎)山西全域实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中新网太原5月16日电 (记者 李新锁)16日上午,山西太原正式实行核酸查验的第一天。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