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一”过后,潞城区翟店街道南天贡村田地洒金、大棚泛银,棚内一垄垄青椒秧、西瓜秧绿意盎然、长势正旺,一派好春光。
南天贡村地平水浅,基础设施完备,非常适合建设大规模的温室大棚,发展生态农业。该村党支部书记侯国强看准这一行业,决心靠大棚种植强村富民。2022年初,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300余亩建起农业特优产业示范园,30座覆被式全钢架四季大棚拔地而起,规模化种植青椒、西瓜、水果玉米等作物。由于发展得好,村里今年又新建起20座春秋大棚。
“你看,这青椒秧长得多好。才插上十几天就长到一尺高了。”说着,侯国强半蹲在地头,熟练地清理起脚边的杂草。“隔壁西瓜棚里的西瓜秧长得也快,现在大片大片趴在塑料覆膜上,到了夏天,平均一个棚能产瓜两万斤。等青椒、西瓜卖完,再在大棚里种上北瓜……”他介绍。
为使大棚不闲置,该村两委合理安排茬口,积极推行“一棚多用,接茬轮作”模式,将大棚充分利用起来,效益十分可观。“十二月份北瓜收获后,我们计划引进羊肚菌种植,这样就能实现一年三季收、人地两不闲,既实现了土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让村民一年四季有活干,天天都能挣到钱。”“我从去年开始就在产业示范园的大棚里除草、采摘,每天能挣100元,离家近,干活方便,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差事。像我这样在大棚干活的村民不少。”大棚农事忙,村民劲头足。
在南天贡村的农业特优产业示范园里,除了50座温室大棚采用“一棚多用,接茬轮作”模式,还有一百多亩露天耕地也实现了玉米和小麦“接茬轮作”。“小麦是每年10月下旬种进去,次年6月收,收完小麦就种玉米。玉米种的是成熟期120天的品种,到10月收完玉米又能种小麦。两种作物交叉种,一年两季刚刚好。”侯国强说。
“接茬轮作”的经济效益怎样?侯国强掰着指头算起了账:青椒种了20座棚,产量15万斤左右;北瓜价钱高的时候,一座棚能收入一万元左右;今年再种上羊肚菌,每座棚平均产量700斤,一斤50~60元,一座棚的收入就在三万五到四万元,刨去成本,最少也挣两万元……
“一棚多用”助增收,“一地两种”富乡村。南天贡村“接茬轮作”搞种植,既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还帮助当地一大批农户实现了家庭增收,走出一条产业兴村新路子。(来源:长治日报 史晓萍、崔哲)
中新网武汉5月16日电 (武一力)今年56岁的武汉残障理发师宋忠桥,被街坊邻居称为“拄拐剃头匠”。22年前,他来到武汉首义广场开了第一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张依琳)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16日举行的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全国事故总量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集中空调系统被比喻为建筑的“呼吸系统”,保障着建筑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隐
5月16日,运行了40余天后,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漕宝路两家区级方舱医院正式休舱。继5月10日龙耀路方舱医院休舱后,这两个方舱的休舱,
中新社泉州5月16日电 (记者 孙虹)截至2022年5月16日,福建向金门持续、稳定、优质供水1381天,累计突破2000万吨,日均供水1 45万吨。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