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华声在线·新湖南客户端6月19日讯(通讯员 暨琳) “大姐,你这个乌梅是中和本地的啊?品相好味道也很赞呢,给我称两斤吧!”6月14日上午,筹备了两个月的浏阳市中和镇“和品兴农”农产品展销门店开始了试营业,受到现场不少游客的青睐。
中和镇是一方红色热土,胡耀邦故里坐落于此,红色资源优势和景区客流优势明显。在中和镇“和品兴农”促产业兴旺座谈会上,种植大户王德明提出:“我镇游客主要集中在景区附近,来村上和种植基地的人较少,有什么途径能让我们接触到更多游客呢?”如何让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和巨大的游客流量转化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产业优势,正是该镇党委、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经过多方研究探讨,该镇决定在苍坊旅游区内打造农产品展销门店,提供给本地农户免费使用。该门店不仅可以为本地农户提供产品展销、品牌打造、宣传推介等服务,地理位置也十分优越,可以跟游客近距离接触。“今天乌梅卖得不错,感谢镇党委、政府重视农业发展,重视我们农户,我们一定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中和本地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参与售卖的杨梅基地负责人黎大姐说。
“根据产品上市的时间,已经陆续有种植桃子、火龙果,养殖小龙虾、大闸蟹的农户跟我们联系,申请来门店售卖。我们会坚持做好服务,不断提升‘和品兴农’品牌创建质量,打造中和农业产业的‘金字招牌’。”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解决农户产品宣传薄弱短板,中和镇为每个农产品提供了“1+N”服务——即一种农产品配备一名青年干部,提供宣传折页、销售包装、视频宣传等N个定制服务。在“和品兴农”门店,每种本地农产品都有青年干部制作的专属名片、推广折页,让过往游客能更直观地了解和体验。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中和镇立足现有产业优势,实施“和”字号工程,推出“和品兴农”创品牌、“和才助农”强服务、“和质强农”优品质以及“和宣靓农”浓氛围四大行动,利用大闸蟹、罗氏虾、黄金梨、火龙果等17类本地农产品组成“产业联盟”,把本地好资源转化为好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中新网兰州5月16日电 (张婧)记者16日从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不断推进山东、甘肃两省东西部劳务协作创新发展,两省于近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童舟)当前,上海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上海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汇聚起同
中新网武汉5月16日电 (武一力)今年56岁的武汉残障理发师宋忠桥,被街坊邻居称为“拄拐剃头匠”。22年前,他来到武汉首义广场开了第一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张依琳)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在16日举行的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全国事故总量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陈静)集中空调系统被比喻为建筑的“呼吸系统”,保障着建筑内的空气环境质量。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