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投资决策:如何判断一个投资好不好?
来源: 互联网      时间:2023-08-08 08:12:39

企业要想真正提升自己的价值,把自己的蛋糕做大,就必须做投资,但是,在做投资之前,判断一笔投资是不是值得做、应该怎么做,这个决策的过程和决策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投资到底是不是好的投资,它能不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成长呢?在《田轩·公司金融》里,有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


【资料图】

田轩是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今天的文章里,田轩教授将通过三个部分,带你学习做投资之前,我们需要遵循的四大基本原则,以及两种判断企业投资决策的方法:投资回收期法和净现值法。

来源:得到课程《田轩·公司金融课》

作者:田轩,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说到这个话题,美国杜克大学两位金融学教授,在2001年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他们对美国很多企业的CEO和CFO,也就是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结果发现,56%,也就是超过一半的CEO和CFO,在决定做不做一个投资的时候,会用到一种方法,叫做投资回收期法。

那么,什么是投资回收期法呢?它是做投资最好的办法吗?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企业高管做出最明智的投资决策吗?

在今天的文章里,我将会带你学习判断企业投资决策的两种重要方法——投资回收期法和是净现值法。

企业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在学习两种方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做投资之前,需要遵循的四大基本原则。

我们知道,在金融的世界里,永远是收益和风险的平衡,我们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就不得不承担更大的风险。

所以,在我们做投资之前,首先来设想这样一个坐标系:

纵轴是投资的收益,横轴是投资的风险,那么,在这个坐标系里边,我们就可以划出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一定是向上的直线,代表的是我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我就不得不承担更高的风险,也就是说,风险和收益是正相关的。

而这条横线其实代表的就是我们在做投资时的底线,所以,“底线思维”实际上是我们做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

那么,在这条横线上,任何一个点都代表着我们投资的底线。也就是说,在我所承担相应的风险的前提下,这条横线上的点,代表着我做投资所需要的最小的回报。

在这个坐标系里,这条斜线其实把坐标系分成了两个部分。

在这条斜线之上,它代表的含义是:这样的一些投资项目,它基于我所承担的风险,它给我带来的收益是超过我要求的最低的收益,换句话说它超过我的底线了。

所以,这些投资的项目都是好的投资项目,它会给我企业创造价值。

在这条斜线下面的投资项目,都是代表着对于我承担相应的风险,这个项目给我带来的回报,是低于我要求的最低回报的。

所以,这些投资项目都是坏的投资项目,一旦做这些投资的话,它实际上是会减少我企业的价值的。

我们在做投资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找到我们的底线。

高于我们的底线就是好的投资,我们应该进行下去,如果低于我们的底线就是坏的投资,我们应该拒绝或者是停止这样的投资。这是我们投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则。

我们在做投资决策之前,第二个需要考虑的原则,就是“机会成本”。

什么是机会成本呢?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今天花了20分钟来听田老师这一讲《公司金融》的课程。

在这20分钟的时间里面,你就放弃了做其他事情的可能。比如说在这20分钟里,你可以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你可以休息、睡觉;第二件事情你可以去工作,工作就会给你带来收益,赚钱;第三个事情就是你可以利用这20分钟陪伴你的家人,陪伴你的孩子。

所以你看,因为你听了田老师这20分钟的课,你便放弃了这三种可能性。假如说工作给你带来的收益是50;如果你休息睡觉的话,给你带来的收益是70;陪伴孩子、陪伴家人给你带来的收益是100。

你因为在这20分钟听了我的课程,而放弃的这三种可能里边,给你带来最高收益的就是陪伴家人和孩子,所以,你听我这20分钟课的机会成本就是100。

看到这儿你就明白了,因为做一项投资而放弃的其他可选项里边,给你带来价值最大的那一项,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宝马汽车公司,它在做决定,是不是要开发一个新的跑车生产线。

宝马公司现在有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库房是空的,我一旦做了这项投资以后,我会把我新生产的跑车,停放在这个库房里边。

那么,我开发这个跑车新的生产线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我这个库房,如果不停放新的跑车,停放其他的跑车,或者是我把这个空的库房租出去,能够赚来的钱,就是我这项投资的机会成本。所以,在做投资之前,机会成本是一定要考虑的。

第三个我们需要考虑的基本的原则,就是溢出效应。

溢出效应是什么呢?溢出效应就是我在做这项投资以后,它可能会给我企业其他的业务、其他的产品带来的正面或者是负面的影响。在很多的情况下,它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我还拿宝马举例子,比如说宝马车它现在在考虑,我要不要投资做一个新跑车的生产线,如果我生产出新的跑车来,它必然会对我现有的,比如说家庭商务车的销量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我的客户群是固定的,他买了我的跑车,必然就不会买我的家庭商务车。

这就是我所说的溢出效应。这个负面的溢出效应毫无疑问在你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当然,溢出效应也有可能是正的,比如说我是一家生产手机的公司,我现在在决定是不是要开发相配套的耳机。

如果我要是生产出了配套的耳机,它会带动我现有的手机的销售量,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服务嘛。

所以,我做耳机的这样的一个投资,就会正面地影响我手机的销售量,这个带来的就是正的溢出效应。

我们在做投资前第四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我们所谓的沉淀成本。

许多同学一定对薛兆丰老师那句话非常熟悉,“沉没成本不是成本”,其实在我这里说的沉淀成本,和薛老师说的沉没成本是一件事儿,在英文里边叫做sunk cost。

沉淀成本代表的是我在做投资之前,已经发生的、无法挽回的那些成本。

我给你同样举这个宝马公司的例子,比如说我现在要开发一个新的跑车的流水线,我在开发之前,已经花了1500万美元做了一个模型车,我也花了2500万美元做了市场上的调研。

现在,我在这个时间点上,我来决策到底要不要上马这个跑车系列的项目。那么,我之前花了1500万的模型车,2500万的市场调研,这些费用,其实都是我的沉淀成本,因为它已经在过去发生了,我是没有办法追回来的。

而当我们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我们永远是向前看的。过去发生的无法挽回的事情,它就已经沉淀了,所以,不应该进入到我们投资决策的考虑因素里边。

那么,到底具体怎么去判断一个投资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呢?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两种方法。

为什么说投资回收期法简单粗暴?

第一个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叫做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法怎么来做判断呢?其实它很简单,它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我需要等多长时间,可以把我最早的投资回收回来,或者说白了,就是我要等多长时间,可以回本。

比如说宝马公司,它现在要投资跑车系列,它对未来的现金流做了这样的一个估测,也就是说我今天需要前期投入5000万美元,然后我在未来的三年,会有现金的流入。

第一年的现金流入是3000万美元,第二年的现金流入是2000万美元,第三年的现金流入是4000万美元。

这个时候,宝马就开始做一个计算,好,我今天投入5000万美元,在第一年的时候有3000万美元会进来,我是不是把我最先的投资的本收回来了呢?没有。

我就进入到第二年。第二年我进来2000万美元,那么,加上第一年的3000万美元,正好是5000万美元。

所以,我要想把我一开始投入的5000万美元的本收回来,我需要等两年,所以,这个投资回收期法,在这个投资里边它的投资回收期就是两年。

那么,假如说我有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我做一个对比,这个项目它的投资回收期比较短,我可以更快地把我的投资,最先的投资收回来,那么,我就选择这个投资期比较短的项目。

说起来,投资回收期法非常的简单,而且也非常的直观,也不需要太复杂的数学。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投资回收期法其实还有蛮多的缺点的。

第一个缺点是什么?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天的100块钱不等于明年的100块钱。

所以,我们不能够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点的现金流做一个简单的叠加,也就是说我不能把一年以后的3000万美元加上两年以后的2000万美元,和今天的5000万美元来做对比,这个实际上是不对的。

投资回收期法的第二个重要缺陷就是它可能会让你忽视长期的现金流,误导你做出投资决策。

我来给你举个例子,比如说你有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最先的投资都是3000万,第一个项目第一年可以回来1000万,第二年回来2000万,然后就没有现金流了。你的投资回收期就是两年。

第二个项目,第一年回来1000万,第二年回来1000万,第三年回来1000万,第四年之后每年会回来5000万。那么,它的投资回收期是三年。

如果你只看投资回收期,毫无疑问第一个项目只需要两年就回本,而第二个项目需要三年才回本,那么,肯定第一个项目会更好。

但是,你不要忘了,第二个项目在之后会有巨额的现金的回收,它实际上是一个更好的投资决策。

但是,恰恰就是因为投资回收期法给你造成了短视,你只看你什么时候回本,而忽略了企业长期的现金流。这是违背于我们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投资决策的。

第三个重要的缺陷,就是对于投资回收期法,它的底线是什么,你可以看得出来,它的底线是非常主观的。

比如说这个高管一拍脑袋说,我想要两年回本,另一个高管拍脑袋说,我想要五年回本,它实际上是非常主观的,没有一个客观统一的底线。

所以,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决策,同样的项目,这个人做决策的时候就是拒绝,那个人做决策的时候就是接受。

所以,基于这样的缺点,虽然,投资回收期法非常简单、直接、易于理解,但它其实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方法。

所以,回到开头我给你提出的问题,在美国杜克大学两位金融学教授的调研中,既然有超过半数的CFO都在用这个投资回收期法,那么它是最好用、最正确的方法吗?

现在你可以回答,不是。但是,为什么还有超过半数的企业用这个方法,来做投资决策呢?

因为这个方法确实简单粗暴,拿来就能用,而且,客观地说,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都是小微企业,它们的高管可能没有受过很好的金融学教育,所以,就很容易倾向于用这种方法来做投资决策。

净现值法是最科学的投资方法吗?

到底什么是一个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最科学的方法——净现值法。英文叫做Net Present Value,或者叫NPV法。

什么是净现值法呢?就是说我把未来的现金流贴成现值。

净现值的方法就是说我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把未来的现金流都贴成现值,把现金的流出和现金的流入加总在一起,把它们的现值加总在一起,来看它的净现值。

那么,在这个方法里边,我们可能会稍稍用到一点数学,你不用担心,我会把相应的公式、数字,给你做一个展示。

所以,我们在做净现值的方法的时候,分三步:

第一步我们要把这个项目未来的现金流写清楚;

第二步,把每一个现金流贴现,折成现值;

第三步,把它们加在一起,然后我们和0去做对比,也就是说在净现值方法里边,它的底线就是0。

凡是净现值大于0的项目,就是好的项目,就是能够给我们的企业创造价值的项目;凡是净现值小于0的项目,它就是坏的项目。

我给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说我现在要做一个投资的决策,有这样的一个项目,我今天需要做投资是5000万。

一年以后,我这个项目开始赚钱了,我的现金流入是2500万,第二年是3500万,这个项目就结束了。

我第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2500万和3500万发生在将来的现金流贴现,我们来算它的现值:

一年以后的2500万相当于今天的多少呢?相当于2500万÷(1+贴现率)。

比如说我们的贴现率,或者说我们这个投资的回报率是10%的话,那么就是2500万÷(1+10%)=2272.72万元。

第二年的3500万,我们也要把它贴现,3500万÷(1+10%)的平方,就是2892.6万元。

好了,我们下一步做的事情,是计算净现值,就是我今天的现金流入是负5000万,加上第一年的现值2272万,再加上第二年现金流入的现值2892.6万元,这个项目的净现值,最后我算出的结果就是165.3万元。

你可以看到,这个项目的净现值或者说NPV是正的,所以,它是一个好的投资,我们应该上马这个项目。

但是,如果我一开始的投资是5500万元,那么,我们要重新做一个计算,就是负5500万元+2272万元+2892.6万元,我们得出的净现值是负334.7万元。

毫无疑问,因为我们这个项目的NPV是负的,所以,它是一个坏的投资,我们应该拒绝这个项目。

所以,通过这个例子,我再强调一下,我们做NPV决策的底线就是0,我们所有的净现值要和0来进行对比。

在了解了NPV的方法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现实的决策当中,我们可能会有,两个或者是多个项目来做决策。我们到底决定要做哪一个投资呢?

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它的NPV都是大于0的,也就是说这两个项目都是好的项目,那我们应该投资哪一个呢?

这取决于这两个项目之前的关系,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可能就是这两个项目相互之间是独立的,也就是说我投资这个项目并不影响我投资另外一个项目,换句话说我一个项目可能是做炼油厂,另外一个项目是开发房地产,这两个项目互相没有关系,是独立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我企业有很多的资金,我可以承受得起同时投资这两个项目。所以,只要这两个项目的NPV都是大于0的,那么这两个项目都可以上马。

第二种可能是这两个项目是互斥的,比如我的企业没有那么多资金,我只能投一个项目,也就是二选一。

比如说有一块地皮,我一个项目是在这块地皮上,盖一个游乐场,另外一个项目是在同样一块地皮上,盖一个大的shoppingmall,也就是大的百货公司。

那毫无疑问,同样一块地皮,我盖了游乐场,就盖不了百货公司,所以,这两个项目是互斥的。

那么,在两个项目是互斥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做决策呢?

我们就来对比这两个项目哪一个的净现值,也就是说哪一个NPV更大,我们就选择那个NPV更大的项目,因为它能够更好地增加企业的价值。

延伸阅读:

要激发创新,CEO 就得“过度自信”

股权激励,怎么让公司和员工都满意?

都给员工发股份了,为什么激励效果还是不理想?

为什么说创业分股份,最怕“公平”?

视频课程《田轩·公司金融》,来自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加入这门课,你将得到:28期、每期25分钟的视频正课,4期、每期1小时的视频加餐课。

田轩教授会通过详实的PPT和图表,为你讲清企业融资企业投资公司治理企业创四大知识模块。帮助企业做好重大决策,不光活下来,还能活得好、越来越值钱。

点击下图加入课程

1. 如果你是创业者,这是你的必修课

创业该找风险投资,还是找亲戚朋友凑钱?两个不同的投资方案,哪个值得投?你的企业要并购,该用自己的钱,还是该用银行贷款……

这门课特别注重实战中会遇到的问题,带给你一套动态的金融决策系统。

2. 如果你是企业中的员工,这门课让你看懂企业在做什么

作为一个员工,你有没有想过:公司的募资、上市、退市、分红、并购,究竟指什么?这些动作又会如何影响你的资产配置,甚至职业生涯?

学会看懂令人眼花缭乱的打法和决策,你才能进退自如,把握自己的人生。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收更多精选文章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